典型文献
利用时序InSAR技术反演邯郸平原区地表形变与含水层参数
文献摘要:
邯郸平原区承压地下水长期处于严重超采状态,导致大面积地面沉降,直接威胁到该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安全.因此,查明地面沉降时空演变特征,厘清承压地下水变化与地面沉降的耦合关系,对预防和治理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Sentinel-1A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获取了 2015-2019年邯郸平原区地表形变时空分布结果,并结合水头数据分析了含水系统对水头变化的不同响应.利用谐波函数分离了地表形变及水头变化的季节性变化,并用其估算了邯郸平原区空间差异变化的弹性骨架释水系数;基于顾及弱透水层延迟排水的一维水头变化-形变模型,反演了非弹性骨架释水系数和时间常数.结果表明:(1)邯郸平原区以沉降为主,最大沉降速率可达14 cm·a-1;通过与水头数据对比发现该地区地面沉降主要是由承压含水层水头下降及弱透水层的延迟排水引起.(2)水头的季节性变化引起了明显的季节性形变,沉降区季节性形变幅度可达25 mm,峰值时间为1-3月.(3)邯郸平原区弹性骨架释水系数介于1.51×10-3~4.05×10-3之间,与抽水试验结果较为相符;非弹性骨架释水系数为3.62×10-2~4.57×10-2,时间常数为0.47~0.77 a.本研究表明时序InSAR技术在含水层参数估算,地下水超采相关的地质灾害监测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文献关键词:
河北邯郸;时序InSAR;地表形变;承压地下水;骨架释水系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白林;李振洪;宋莎;刘东
作者机构: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西安 710054;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54;长安大学地学与卫星大数据研究中心,西安 710054;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 71004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白林;李振洪;宋莎;刘东-.利用时序InSAR技术反演邯郸平原区地表形变与含水层参数)[J].地球物理学报,2022(09):3351-3362
A类:
承压地下水,骨架释水系数
B类:
InSAR,平原区,地表形变,大面积地面,地面沉降,直接威胁,查明,时空演变特征,耦合关系,预防和治理,Sentinel,1A,时间序列分析,结合水,水头,头数,含水系统,谐波函数,季节性变化,空间差异,异变,顾及,弱透水层,时间常数,降为,沉降速率,数据对比,承压含水层,含水层水,季节性形变,沉降区,变幅,峰值时间,抽水试验,明时,参数估算,地下水超采,地质灾害监测,河北邯郸
AB值:
0.246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