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髓内固定方式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化指标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髓内固定方式选择对髋关节功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60)与B组(n=60).A组行InterTan内固定手术治疗,B组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ENA)内固定手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及术后24 h、72 h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血栓素A2(TXA2)、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氧化抗氧化系统因子[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早期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骨折愈合时间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逐渐升高,且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2 h血清TXA2、CD62p、GMP-14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血清TXA2、CD62p、GMP-140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但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2 h血清MDA、SOD、CA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血清MDA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但B组低于A组;两组术后24 h血清SOD、CAT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但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7%(13/60),高于A组的8.3%(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terTan、PFNA内固定术均可恢复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但InterTan内固定远期并发症较少,PFNA内固定术手术创伤小、用时少,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文献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an内固定;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髋关节功能;血小板活化;氧化抗氧化系统
作者姓名:
陈鹏宇;陆声;徐永清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骨科,云南 昆明 65003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骨科,云南 昆明 650100
引用格式:
[1]陈鹏宇;陆声;徐永清-.不同髓内固定方式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化指标影响)[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22(05):366-371
A类:
氧化抗氧化系统
B类:
髓内固定,固定方式,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患者,方式选择,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第九,九二,InterTan,内固定手术,PENA,手术相关指标,髋关节功能评分,血小板活化因子,血栓素,TXA2,膜糖蛋白,CD62p,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过氧化氢酶,CAT,术后并发症,并发症情况,切口长度,早期负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PFNA,内固定术,定远,远期并发症,手术创伤,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AB值:
0.1659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