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两种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文献摘要:
目的 比较InterTAN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6月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内固定方式分为InterTAN组(39例)和PFNA组(37例).InterTAN组采用InterTAN髓内钉固定,PFNA组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后均进行至少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下地时间、骨愈合时间及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的下地时间、骨愈合时间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手术时间短于InterTAN组,术中失血量均少于InterTA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的大腿疼痛发生率低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近端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疗效,InterTAN术后并发症较少,而PFNA手术操作较简便,手术时间较短、损伤小,可能更适合高龄、内科合并症多、重度骨质疏松患者的手术治疗.
文献关键词:
高龄;重度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髓内钉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海川;桑原田
作者机构:
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骨一科,辽宁大连 116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海川;桑原田-.两种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22(08):79-82
A类:
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
B类:
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比较,InterTAN,PFNA,大连市,骨折患者,固定方式,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行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愈合,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功能比较,组手,术中失血量,大腿疼痛,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手术操作,合并症,重度骨质疏松
AB值:
0.1461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