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第三次分配视角下非营利组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筹款策略——基于公众捐赠偏好的实验研究
文献摘要:
"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国家战略,非营利组织是落实这些国家战略的重要主体.已有研究指出,非营利组织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容易陷入"非营利组织饥饿循环"陷阱,虽然学术界提出了常态情境下应对该陷阱的有效筹款策略,但是在应急情境中筹款策略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对此,论文聚焦于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通过随机控制问卷实验,将不同的被试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的非营利组织筹款策略组中,来检验非营利组织不同劝募信息组合是如何影响公众捐赠偏好的.实验结果表明,公众在应急情境下,依然存在对非营利管理费用的厌恶情绪.并且,公众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绩效和透明度信息的敏感程度更高,当管理费用较高时,其绩效和透明度只要存在任何一方短板,公众捐赠意愿会显著降低.实验结果也进一步表明,公众对于筹款策略的偏好因管理费用来源不同,也会存在显著差异.当管理费用来源于善款扣除时,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绩效和透明度方面的短板会更加敏感.论文对国家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和非营利组织管理费的政策优化及相关研究扩展均有重要启示.首先,研究对于我国制定非营利管理费用政策提供了实证依据,建议在管理费用比例方面进一步区分常态和应急状态,避免一刀切.其次,也为国家助力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具体措施提供了思路,例如设立国家专项基金,支持非营利组织管理费用.此外,建议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助力国家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时,可以考虑扩展合作方,形成支持管理费用的弹性系统.最后,政府可以联合高校等部门,制定权威的非营利组织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避免公众对非营利组织形成"低管理费用"甚至"零管理费用"的不合理期待.
文献关键词: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非营利组织饥饿循环;非营利筹款;公众回应;捐赠实验
作者姓名:
田园;徐家良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田园;徐家良-.第三次分配视角下非营利组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筹款策略——基于公众捐赠偏好的实验研究)[J].公共行政评论,2022(02):154-171
A类:
非营利组织饥饿循环,非营利筹款,公众回应,捐赠实验
B类:
第三次分配,组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配作,慈善事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运营过程,陷阱,急情,随机控制,被试者,随机分配,配到,劝募,信息组,管理费用,厌恶情绪,透明度,敏感程度,任何一方,捐赠意愿,费用来源,善款,扣除,非营利组织管理,政策优化,重要启示,定非,实证依据,应急状态,一刀切,组织发展,立国,专项基金,合作方,弹性系统,定权,组织效率,效率评价,组织形成,合理期待
AB值:
0.2123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