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语音法确定垂直距离时戴(牙合)堤前后发音时面下1/3最小距离的比较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判断无牙颌患者不戴(牙合)堤发音时面下1/3最小距离与语音法确定适宜的垂直距离后戴(牙合)堤发音时的面下1/3最小距离是否一致,并进一步研究二者的关系.方法:选取需进行双颌或单颌总义齿修复的无牙颌患者54例,用语音法确定垂直距离.在患者鼻下及颏下各标记一点,分别在戴(牙合)堤前后与患者交谈,自然带入S音,用直尺测量患者鼻下与颏下标记点间最小距离,分别记录为Before、After值,并将After和Before值做差,得出差异值.将Before和After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患者垂直距离丧失时间、无牙颌时间、性别、年龄、单双颌无牙颌等分组,对各组差异值进行比较.结果:Before值与After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后者比前者平均值高,差异值为0-3 mm的比例为87.04%,大于3 mm的比例为11.11%,差异值为负的比例为1.85%.垂直距离丧失大于一年与小于等于一年两组间差异值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牙颌时间、性别、年龄、单双颌无牙颌等各组间差异值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因素间均没有交互作用(P>0.05).结论:语音法确定合适的垂直距离后戴(牙合)堤比不戴(牙合)堤发音时面下1/3最小距离高.
文献关键词:
语音法;垂直距离;最小发音间隙
作者姓名:
何慧莹;吕娇;徐军;张啸飞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口腔科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 北京 102218;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临床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室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 北京 102218
引用格式:
[1]何慧莹;吕娇;徐军;张啸飞-.语音法确定垂直距离时戴(牙合)堤前后发音时面下1/3最小距离的比较研究)[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22(02):124-127
A类:
语音法,最小发音间隙
B类:
垂直距离,最小距离,断无,无牙颌,义齿修复,颏下,交谈,带入,直尺,下标,标记点,别记,Before,After,出差,差异值
AB值:
0.1648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