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吉林蛟河新安屯铜钼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文献摘要:
新安屯铜钼矿地处敦-密深大断裂带东北部,受该断裂带影响,矿区内构造发育,为矿床形成提供容矿空间及导矿构造.笔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借助于岩矿鉴定和光片鉴定明确了围岩蚀变特征、岩石特征、矿石矿物的结构构造及共生组合关系,将成矿阶段划分为3个期次、4个阶段.根据实际勘探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发现新安屯铜钼矿空间上位于东北叠加造山-裂谷系,福安堡—塔东Mo-Fe-W-Cu-Au-Pb-Zn-Ag成矿带,福安堡—马鹿沟Mo-Fe-Cu-Au-Ag-Pb多金属找矿远景区南部.时间上与燕山早期早侏罗世斑状花岗闪长岩有关,矿区内石英脉与矿体关系十分密切,是主要赋矿部位.通过对钨钼矿"上脉下体"成矿模式进行对比研究,结合在矿区东北处所发现的NNW向花岗斑岩脉(推测为侵入到地表的岩枝),对矿床深部进行了成矿预测,推测该矿床与斑岩型矿床"上脉下体"的成矿模式相吻合,即新安屯铜钼矿是上脉,矿体规模较小,为石英脉型,下体为斑岩体,可能存在中型或大型斑岩型矿床.
文献关键词:
新安屯;铜钼矿;成矿规律;成矿预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建华;陈旭;程双;张海莹;孙锐
作者机构:
吉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长春 1300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建华;陈旭;程双;张海莹;孙锐-.吉林蛟河新安屯铜钼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J].世界地质,2022(01):85-91
A类:
新安屯
B类:
蛟河,铜钼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深大断裂,断裂带,东北部,矿区,外地,地质调查,借助于,岩矿鉴定,围岩蚀变,蚀变特征,岩石特征,矿石,石矿,结构构造,成矿阶段,阶段划分,期次,勘探,上位,加造,造山,裂谷系,福安,安堡,Mo,Au,Pb,Ag,成矿带,马鹿,多金属,找矿远景区,燕山,早侏罗世,花岗闪长岩,矿体关系,钨钼矿,下体,成矿模式,处所,NNW,花岗斑岩,岩脉,深部,成矿预测,该矿,斑岩型矿床,相吻合,规模较,石英脉型,岩体
AB值:
0.35309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