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生理曲度异常生物力学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通过计算生理曲度异常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生物力学特性,并与正常曲度颈椎生物力学进行比较,探讨颈椎不同曲度对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临汾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一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住院患者,将279张颈椎CT扫描DICOM格式图像导入Mimics建模软件,构建STL格式初步三维模型,利用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精修细化功能对三维模型进行光滑、消除噪点,并生成曲面模型,添加韧带、椎间盘,模拟小关节,然后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 15.0,进行网格划分、赋予材料属性,固定C7椎体,在C1椎体加载载荷,并模拟6种颈椎活动,利用Ansys软件计算颈椎各部分应力,并将计算结果与正常曲度颈椎应力进行对比.结果 共建立包含7个颈椎椎体、5个椎间盘和韧带等结构,共计324325个节点,149329个单元.以前屈工况为例,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有限元模型C2-C6节段的椎间盘应力分别为1.60,1.28,0.53,0.70 MPa,生理曲度正常颈椎有限元模型C2-C6四个椎间盘应力为0.81,0.69,0.66,0.54 MPa.生理曲度异常模型与正常模型相比,差异最大的为C2-C3、C3-C4椎间盘应力;在小关节关节面应力分布中,生理曲度变直模型应力集中在C2-C4节段关节面,应力值远高于C4-C7关节面应力,与生理曲度正常模型相比,应力差距也集中在C2-C4节段关节面.结论 本研究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有限元模型应力集中在颈椎上半部分,与生理曲度正常的模型应力相比较,曲度变直模型因椎间盘、小关节应力集中,可能会引起颈椎退变加快、压迫周围组织从而产生临床症状.
文献关键词:
颈椎;生理曲度;有限元分析;矢状面参数;生物力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马五艳;李辉;王改梅
作者机构:
临汾市人民医院磁共振室,临汾 041000;临汾市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五艳;李辉;王改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生理曲度异常生物力学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22(04):495-500
A类:
关节面应力
B类: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生物力学分析,生物力学特性,正常曲,临汾市,脊柱外科,住院患者,DICOM,式图,Mimics,STL,Geomagic,Studio,精修,除噪,噪点,曲面模型,椎间盘,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workbench,网格划分,材料属性,C7,椎体,C1,软件计算,颈椎生理曲度,C2,C6,节段,常模,C3,C4,应力分布,应力集中,应力值,应力差,上半部,退变,压迫,周围组织,矢状面参数
AB值:
0.2236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