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传统与改良皮质骨轨迹置钉技术的生物力学性能比较
文献摘要:
目的 采用有限元方法比较传统和改良皮质骨轨迹置钉技术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解剖实验室骨质疏松标本4具,平均年龄(70.5±6.5)岁,男性2名,女性2名,骨密度T值均<-2.5SD.使用Mimics和Abaqus6.9建立L4椎体模型,传统皮质骨轨迹置钉技术选用螺钉直径为5.0 mm、长度为35 mm,改良皮质骨轨迹置钉技术选用直径为5.0 mm、长度为40 mm的螺钉进行置钉.为消除椎体骨质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同一椎体的两侧椎弓根分别插入两种不同技术要求的螺钉,采用有限元方法测定两种螺钉的轴向抗拔出力,上下左右载荷情况下螺钉稳定性及前屈,后伸,轴向及侧屈旋转工况下椎体稳定性并比较其固定性能.结果 改良皮质骨轨迹置钉技术组的拔出力(1 822±83)N显著大于传统皮质骨轨迹置钉技术组拔出力(1 624±44)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皮质骨轨迹置钉技术组在受到上、下、右侧应力时载荷位移比明显大于传统皮质骨轨迹置钉技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31;P=0.047);两种技术在左侧应力时载荷位移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皮质骨轨迹置钉技术组的椎体前屈、后伸、旋转、侧屈载荷位移比大于传统皮质骨轨迹置钉技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3;P=0.019;P=0.014).结论 改良皮质骨轨迹置钉技术在抗拔出力、螺钉稳定性方面,椎体稳定性要优于传统皮质骨轨迹置钉技术.改良皮质骨轨迹置钉技术可能是比传统皮质骨轨迹置钉技术更佳的脊柱外科内固定技术.
文献关键词:
改良皮质骨轨迹置钉技术;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骨质疏松
作者姓名:
周志豪;居来提·买提肉孜;王水泉;阿拉法特·卡哈尔;帕尔哈提·热西提
作者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乌鲁木齐830017
引用格式:
[1]周志豪;居来提·买提肉孜;王水泉;阿拉法特·卡哈尔;帕尔哈提·热西提-.传统与改良皮质骨轨迹置钉技术的生物力学性能比较)[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2(10):1129-1133
A类:
改良皮质骨轨迹置钉技术,皮质骨轨迹置钉技术
B类:
生物力学性能,性能比较,有限元方法,方法比较,新疆医科大学,解剖实验,骨质疏松,平均年龄,骨密度,5SD,Mimics,Abaqus6,L4,椎体,螺钉,钉进,体骨,椎弓根,抗拔,拔出力,上下左右,转工,固定性,位移比,技术可能,脊柱外科,科内,内固定,固定技术
AB值:
0.1417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