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频率心房电刺激对犬急性房颤模型的心房电重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电刺激对犬急性房颤(AF)模型的心房电重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为AF犬模型制作和AF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根据刺激频率的不同将实验犬随机分为3组,A组(n=6):400次/分刺激组,B组(n=6):600次/分刺激组,C组(n=6):1 000次/分刺激组,分别在基线状态和持续刺激后6、12、18、24、30、36、42、48 h动态测心房有效不应期(ERP)、AF诱发率、AF持续时间和AF易损窗(WOV),评估整个实验过程中是否有感染、休克、心衰、猝死等安全风险.结果 在本实验的18只犬中,C组2只分别在快速起搏37 h和40 h出现室颤,抢救无效死亡;另外16只完成整个实验.3组均能诱发房颤.400次/分、600次/分、1 000次/分不同的频率均可诱发房颤,快速起搏心房24 h之内,3组ERP进行性下降,18 h内下降趋势更明显,24 h后ERP趋于相对平稳,无进行性下降趋势,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WOV、房颤诱发率、房颤持续时间均出现增加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ERP、WOV、房颤诱发率及房颤持续时间的改变时间段并不完全-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无感染,3组降钙素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相关性指标NTpro-BNP在C组中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出现升高趋势,3只30 h时明显高于正常值,提示有心力衰竭,3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快速起搏心房18 h后,C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进行性下降,24 h后下降更明显,42 h后2只犬出现休克血压,3组血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组造模时间较短,但是休克、心衰、死亡等风险高于A、B组,在急性模型中,起搏频率设置为400次/分或600次/分较起搏频率设置为1 000次/分更安全且有效.
文献关键词:
犬;心房颤动;心房电重构;安全性分析
作者姓名:
麦麦提阿卜杜拉·麦麦提敏;张玲;曹桂秋;杨徐;孙华鑫;汤宝鹏
作者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起搏电生理科,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院科研基地科,心电生理与心脏重塑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54
引用格式:
[1]麦麦提阿卜杜拉·麦麦提敏;张玲;曹桂秋;杨徐;孙华鑫;汤宝鹏-.不同频率心房电刺激对犬急性房颤模型的心房电重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2(10):1116-1121,1128
A类:
急性房颤,WOV
B类:
不同频率,电刺激,心房电重构,安全性分析,AF,模型制作,刺激频率,线状,有效不应期,ERP,易损,有感,休克,心衰,猝死,起搏,室颤,抢救无效,效死,无感,降钙素原,相关性指标,NTpro,BNP,时明,正常值,有心力,心力衰竭,统计学差异,收缩压,舒张压,血压变化,心房颤动
AB值:
0.2832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