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口服利伐沙班在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中抗凝时机的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口服抗凝血药利伐沙班在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中抗凝时机的选择,及对患者临床复合血管性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153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A组、B组和C组,各51例.A组患者于脑梗死后<3 d开始抗凝治疗,B组患者于脑梗死后3~14 d开始抗凝治疗,C组患者于脑梗死后>14 d开始抗凝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随访6个月,统计三组患者临床复合血管性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的TT、APTT和PT长于A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B组患者的临床复合血管性事件发生率为5.88%(3/51),低于A组(23.53%,12/51)、C组(19.61%,1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3~14 d是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最佳时机,有助于降低临床复合血管性事件发生风险.
文献关键词:
脑梗死;心房颤动;抗凝时机;凝血功能;临床复合血管性事件
作者姓名:
俞芃;弥娜;王涵;尹娜
作者机构:
北京市回民医院脑病科,北京 100053
引用格式:
[1]俞芃;弥娜;王涵;尹娜-.口服利伐沙班在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中抗凝时机的研究)[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2(07):796-798,804
A类:
临床复合血管性事件
B类:
利伐沙班,脑梗死,心房颤动,抗凝时机,口服抗凝,抗凝血药,该院,随机化,抗凝治疗,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最佳时机,发生风险
AB值:
0.13572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