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达比加群酯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的有效性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达比加群酯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抗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0年8月云南省个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NVAF患者90例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达比加群酯治疗,对照组采用华法林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栓塞事件、出血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个月后,2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治疗前缩短(P<0.01),但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栓塞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χ2=0.212,P=0.645);观察组出血事件总发生率为8.89%,低于对照组的26.67%(χ2=4.865,P=0.027);治疗前后,2组患者肌酐(Cr)、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χ2=0.155,P=0.694).结论 达比加群酯用于NVAF患者的抗凝治疗效果肯定,可显著减少动脉栓塞的发生,且较华法林治疗出血风险降低,对其出血事件的改善也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文献关键词: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达比加群酯;华法林;抗凝治疗;临床效果
作者姓名:
陈洋宝;杨芳;黄陈斌
作者机构:
661000 云南省个旧市人民医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洋宝;杨芳;黄陈斌-.达比加群酯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的有效性)[J].临床合理用药,2022(05):57-60
A类:
B类:
达比加群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抗凝,抗凝治疗,NVAF,省个,个旧市,用药方案,华法林治疗,疗程,凝血功能指标,栓塞事件,出血事件,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统计意义,肌酐,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患者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动脉栓塞,出血风险,风险降低
AB值:
0.2093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