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RDATA:基于时间的接收者驱动丢包检测算法
文献摘要:
当数据包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发生丢包和乱序时,可靠的传输协议需要丢包检测算法检测丢包事件.在信息中心网络ICN中,接收者驱动的传输协议被广泛应用.针对接收者驱动的传输协议丢包检测机制不够高效的问题,本文在谷歌的RACK-TLP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接收者驱动传输协议的丢包检测算法——RDATA,其思想是使用乱序容忍时间来判断丢包.相比通过响应报文的字节序号和数量来判断丢包,乱序容忍时间不受在外数据包数量的影响,因此更加可靠和及时.首先描述了接收者驱动传输协议的机制,然后详细描述了RDATA算法.针对接收者驱动传输协议存在的高请求包聚合度问题,RDATA算法利用请求包或数据包丢包发生概率来区分请求包或数据包丢包事件,能够更快地重新请求数据.在Linux内核态实现了RDATA算法.实验结果表明,RDATA算法能够高效地检测丢包,有效的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文献关键词:
接收者驱动;丢包检测;ICN;传输协议;乱序容忍时间
作者姓名:
黄宏平;朱小勇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宏平;朱小勇-.RDATA:基于时间的接收者驱动丢包检测算法)[J].网络新媒体技术,2022(05):24-32
A类:
RDATA,接收者驱动,丢包检测,乱序容忍时间
B类:
检测算法,数据包,包在,网络传输,输过,序时,传输协议,信息中心网络,ICN,检测机,RACK,TLP,过响应,应报,报文,字节,节序,序号,详细描述,请求,聚合度,法利,发生概率,求数,Linux,数据传输
AB值:
0.1905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