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黑臭底泥原位资源化治理技术及工程实践
文献摘要:
以广西南宁市心圩江支流罗赖沟黑臭底泥的成功治理为案例,阐述了就地消除黑臭、固化重金属、原位资源化利用技术优势及应用前景.实际工程表明,处理后底泥的挥发性硫化物(AVS)减少了 99.2%以上,氧化还原电位(ORP)提高了 88.0%以上,含水率降低了 51.8%以上;同时,底泥中的重金属得到充分的固定,浸出率降低,达到了污染物浸出液浓度要求.该技术可以直接消除底泥黑臭、稳定污染物,固化产物具有护坡、绿化、回填材料等资源化利用途径,不需再占用土地进行填埋,处理过程简单,综合处理成本低廉,二次污染少.
文献关键词:
黑臭底泥;除黑除臭;底泥固化;底泥资源化利用;水体修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宋嵩;李晶;梅爱华;黄海明
作者机构:
东莞理工学院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广东 东莞 523000;深圳市华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宋嵩;李晶;梅爱华;黄海明-.黑臭底泥原位资源化治理技术及工程实践)[J].环境卫生工程,2022(01):36-40
A类:
除黑除臭
B类:
黑臭底泥,治理技术,广西南宁市,支流,就地,固化重金属,资源化利用技术,优势及应用,挥发性硫化物,AVS,氧化还原电位,ORP,浸出率,浸出液,护坡,回填材料,利用途径,填埋,综合处理,处理成本,二次污染,底泥固化,底泥资源化利用,水体修复
AB值:
0.36053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