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对湖泊底泥镉污染的修复效果
文献摘要:
制备了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nZVI/BC)复合材料,采用SEM、TEM、FTIR、EDS、XPS等手段对其表面形貌、粒径大小、官能团结构、表面元素及化学形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通过镉(Cd)形态、浸出毒性、生物可利用性、上覆水中溶解态Cd质量浓度及底泥理化性质等指标评价了 nZVI/BC对湖泊底泥中Cd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经56 d修复后nZVI/BC处理组中Cd的残渣态质量分数增加了 29.73%,有效降低了Cd的移动性;Cd的浸出质量浓度从4.65 μg·L-1降至0.38 μg·L-1,Cd的生物可提取态质量浓度从5.08μg·L-1降至2.13 μg·L-1,其浸出质量浓度和生物可提取态质量浓度分别下降了 91.83%和58.07%.同时,经过56d的修复,nZVI/BC使上覆水中溶解态Cd的质量浓度比对照组降低了 67.53%.此外,nZVI/BC的添加提高了底泥的pH和有机质,根据这2个指标的变化进一步分析了 nZVI/BC复合材料对Cd的稳定机制.以上研究结果可为重金属污染底泥的修复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生物炭;湖泊底泥;镉形态;污染修复;机制分析
作者姓名:
李皖瑶;曹珊;朱运龙;李俊;刘虹豆;陈欣雨;徐轶群;薛文静
作者机构: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扬州22500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皖瑶;曹珊;朱运龙;李俊;刘虹豆;陈欣雨;徐轶群;薛文静-.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对湖泊底泥镉污染的修复效果)[J].环境工程学报,2022(07):2188-2197
A类:
B类:
生物炭,纳米零价铁,湖泊底泥,镉污染,修复效果,nZVI,BC,TEM,FTIR,EDS,XPS,表面形貌,粒径大小,官能团结构,表面元素,化学形态,Cd,浸出毒性,生物可利用性,上覆水,指标评价,残渣态,移动性,别下,56d,加提,有机质,重金属污染,污染底泥,镉形态,污染修复,机制分析
AB值:
0.329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