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阳虚体质大肠息肉患者的红外皮温特征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阳虚体质大肠息肉患者的红外皮温分布规律.[方法]收集符合中医阳虚体质的大肠息肉患者150例与平和体质大肠息肉患者50例,分别进行红外皮温检测,摄取以下部位的皮温(前后躯干、中下焦、督脉、足三里、天枢、中脘和关元).再根据患者息肉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腺瘤组和非腺瘤组,进一步根据镜下息肉数量,将两组患者分为息肉数量≥10和<10的两个亚组,比较不同病理组和息肉数量组之间的皮温差异,总结皮温分布特征.[结果]阳虚体质患者各部位平均皮温明显低于平和体质患者(P<0.01).在息肉数量<10的情况下,腺瘤性息肉患者多部位的平均皮温与非腺瘤性息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息肉数量≥10的情况下,腺瘤性息肉组平均皮温明显低于非腺瘤性组(P<0.01).[结论]阳虚体质大肠息肉患者的肠道息肉数量与皮温呈负相关,息肉数量越多,其皮温越低.在息肉数量≥10的情况下,腺瘤性息肉患者的皮温表现为明显冷偏离状态,可初步预估高危息肉病理类型.因此,红外皮温可为阳虚体质大肠息肉患者的癌变风险做出预估.
文献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阳虚体质;大肠息肉;腺瘤性息肉;皮温;结直肠癌;平和体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税典奎;李梓宣;黎舒婷;黄慧花;黄庆;李佳玺
作者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南宁 530001;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税典奎;李梓宣;黎舒婷;黄慧花;黄庆;李佳玺-.阳虚体质大肠息肉患者的红外皮温特征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08):857-861,871
A类:
高危息肉
B类:
阳虚体质,大肠息肉,外皮,皮温,温特,平和体质,摄取,躯干,下焦,督脉,足三里,天枢,中脘,关元,病理学检查,结皮,腺瘤性息肉,多部位,肠道息肉,温表,病理类型,癌变风险,红外热成像,结直肠癌
AB值:
0.178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