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补种方法对宿根蔗的效果研究
文献摘要:
为明确不同补种方法对宿根蔗的效果,本试验于2017~2020年在3个不同地方开展,以桂糖42号、桂糖58号和桂柳05-136为试验材料,设置单芽育苗、催芽、脱毒组培苗原苗3种不同方法补种宿根蔗试验.结果表明:①不同补种方法对甘蔗的株高和茎径均没有影响;②单芽育苗补种第1年宿根后3年宿根甘蔗的有效茎数和产量分别比对照高4155条/hm2和7965.30 kg/hm2、14370条/hm2和13554.6 kg/hm2、15240条/hm2和18252.45 kg/hm2,单芽育苗补种第2年宿根甘蔗的有效茎数和产量分别比对照高8040条/hm2和13286.55 kg/hm2;③催芽补种宿根当年甘蔗有效茎数和产量分别高于对照480条/hm2和3238.2 kg/hm2,差异不显著;④脱毒组培苗原苗补种处理的当年宿根甘蔗有效茎数和产量分别高于对照1590条/hm2和10060.05 kg/hm2.本试验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可说明,不同补种方法有其优势也有其劣势,补种要根据宿根年限、品种特性、水源条件、土壤条件、人工成本、经济效益等因素选择最适宜的补种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甘蔗宿根年限短的问题.
文献关键词:
宿根蔗;补种;育苗;催芽;脱毒组培苗
作者姓名:
吴建明;陈荣发;丘立杭;范业赓;李燕娇;邓宇驰;闫海峰;周慧文;周忠凤;李傲梅
作者机构:
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广西南宁53000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建明;陈荣发;丘立杭;范业赓;李燕娇;邓宇驰;闫海峰;周慧文;周忠凤;李傲梅-.不同补种方法对宿根蔗的效果研究)[J].甘蔗糖业,2022(04):7-12
A类:
B类:
补种,宿根蔗,单芽,育苗,催芽,脱毒组培苗,不同方法,株高,宿根甘蔗,hm2,可说,品种特性,水源条件,土壤条件,人工成本
AB值:
0.173456
相似文献
单芽段种茎机械直接补种作业对宿根蔗的影响
徐林;黄海荣;游建华;覃晓远;何远;邓智年;丘立杭;韦日辉;张有光;韦强;黄日宏;庞天;覃朝龙;黄振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07;来宾市兴宾区甘蔗技术推广站,广西 来宾 546138;来宾市兴宾区石牙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广西 来宾 546126;柳州市柳江区甘蔗技术推广站,广西 柳州545100;融水苗族自治县蔗糖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广西 融水 545300;广西糖业集团红河制糖有限公司,广西 来宾 546128;百色市经济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站,广西 百色 533000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