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热电离过程中铀的化学形态及微观形貌研究
文献摘要:
热电离质谱在分析铀同位素时由于存在质量分馏效应,影响铀同位素准确测量,通常对质量分馏效应采用外标校正法,但此方法要求测量过程中标准物质和样品应产生一致的质量分馏行为.研究了涂样和热电离过程中铀的形态变化以及涂样方式对铀电离效率的影响.通过控制不同涂样加热温度,制备出硝酸铀酰、三氧化铀和八氧化三铀等3种形态的铀样品.采用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结合热电离质谱,研究了硝酸铀酰、三氧化铀和八氧化三铀等样品在热电离过程中发生的形态变化,以及铀的电离效率和铀氧化物离子的产率.研究发现:1)在真空环境下加热超过一定温度后,硝酸铀酰、三氧化铀和八氧化三铀均会转化成二氧化铀,然后以二氧化铀固态形式进行热蒸发和电离.2)双铼带结构下,铼蒸气会沉积到铀样品表面并逐渐形成包覆层,样品原子逐渐以扩散方式渗透出包覆层实现电离.3)当样品被制备为八氧化三铀时铀金属离子电离效率最高.进一步完善了铀在铼灯丝上的蒸发和电离机理,为铀同位素测定过程中提高样品的利用率和测量准确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文献关键词:
热电离;铀同位素;铀氧化物离子;硝酸铀酰;八氧化三铀;二氧化铀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继龙;杨丽芳;王未然;黎春;纪建臣;骆无瑕;武朝辉;邵阳;李汐;谭俊龙
作者机构:
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北京102401;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南昌330013;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继龙;杨丽芳;王未然;黎春;纪建臣;骆无瑕;武朝辉;邵阳;李汐;谭俊龙-.热电离过程中铀的化学形态及微观形貌研究)[J].世界核地质科学,2022(04):766-773
A类:
质量分馏效应,铀氧化物离子
B类:
化学形态,微观形貌,热电离质谱,铀同位素,准确测量,对质,外标,标校,正法,中标,标准物质,形态变化,加热温度,硝酸铀酰,三氧,八氧化三铀,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真空环境,定温,转化成,二氧化铀,固态,热蒸发,带结构,蒸气,积到,包覆层,透出,金属离子,灯丝,测量准确性
AB值:
0.2226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