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InSAR技术的川西高山峡谷区地质灾害早期识别研究——以小金川河流域为例
文献摘要:
采用短基线集时序干涉测量(small baseline subset InSAR,SBAS-InSAR)技术,利用多时相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对川西高山峡谷区开展地表多时相、长时序形变监测与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研究.介绍了时序InSAR方法原理,梳理了数据处理流程,分析了小金川河流域雷达可视性,利用2018-11—2019-12共26期的Sentinel-1A历史存档数据开展了流域内地表形变监测,结果表明:流域内雷达视线方向的年平均形变速率为-51.12~75.28 mm/a;依据形变异常分布规律,共判译出4处形变异常区与11处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6处隐患点为已知地质灾害点,其余5处隐患点尚不为人知.以隐患点P1(阿娘寨滑坡)为典型案例,开展了长时序监测分析与验证,评估利用InSAR技术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的可靠性,证明了SBAS-InSAR技术在地质灾害早期识别中的优势及有效性,其技术成果在川西高山峡谷区具有大范围推广应用的潜力.
文献关键词:
SBAS-InSAR;高山峡谷区;地质灾害;小金川河;早期识别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唐尧;王立娟;廖军;邓琮
作者机构:
四川安信科创科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5;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45;四川省地震与地质灾害应急技术保障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5;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唐尧;王立娟;廖军;邓琮-.基于InSAR技术的川西高山峡谷区地质灾害早期识别研究——以小金川河流域为例)[J].中国地质调查,2022(02):119-128
A类:
小金川河
B类:
InSAR,川西,高山峡谷区,早期识别,短基线集,干涉测量,small,baseline,subset,SBAS,多时相,相合,合成孔径雷达数据,长时序,地质灾害隐患,方法原理,处理流程,可视性,Sentinel,1A,存档,地表形变监测,雷达视线方向,形变速率,异常分布规律,译出,异常区,潜在地,地质灾害点,不为人知,P1,阿娘寨滑坡,监测分析,技术成果
AB值:
0.2548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