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公众对地震预报认识和理解程度调查分析
文献摘要:
为准确深入了解公众对地震基础知识、地震预报的认识理解程度和地震预报公共服务的需求,利用乐调查和微信平台,开展了关于地震预报认识的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概念性的地震知识掌握较好,但理解程度不高.对地震预报发布结果的精度要求较高,同时也对预测震级的偏差表现出较大的接受度.对现行规范标准下的预测意见表述理解和接受程度较高,但不能接受采用类似气象预报的跨级表述方式.鉴于当前地震预测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预测意见应当同时给出发震概率.地震中长期预测意见可以考虑逐步向社会公开,为推进全面防灾减灾提供指导意见.公众对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因此,新时期地震预报公共服务工作可以从科普着手,充分发挥地震部门的权威性,利用好地震宣传平台,分层次、多模式的宣传地震预报工作,帮助和引导公众更深层次认识和理解地震预报工作.
文献关键词:
地震震级;地震预报;调查问卷;公共服务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惠宁;阎春恒;向巍
作者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 南宁 5300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惠宁;阎春恒;向巍-.公众对地震预报认识和理解程度调查分析)[J].华北地震科学,2022(01):106-111,120
A类:
B类:
地震预报,基础知识,用乐,乐调,微信平台,网络调查,概念性,地震知识,知识掌握,预报发布,精度要求,测震,接受度,现行规范,规范标准,接受程度,气象预报,表述方式,地震预测,发震概率,震中,中长期预测,防灾减灾,防震减灾,多元化特征,服务工作,权威性,宣传平台,分层次,多模式,地震震级
AB值:
0.37318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