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硼替佐米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其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分析
文献摘要:
多发性骨髓瘤( MM)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中老年人为其好发人群.传统化疗治疗MM完全缓解( CR)率仅约5%,且在短时间内患者会出现病情进展及复发[1-2].硼替佐米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为可逆性的蛋白酶抑制剂,能够明显延长MM的生存时间,显著提高生活质量[3-4].但硼替佐米治疗后会引发患者周围神经病变( PN) ,其临床表现主要有疼痛、手足麻木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并限制了硼替佐米的应用.相关研究资料显示,硼替佐米治疗 MM 后发生 PN 的几率为40% ~60%[5] ,但目前硼替佐米疗效和 PN 的相关研究尚少.本文探讨硼替佐米不同给药途径治疗MM的疗效,并分析其与PN的关系.
文献关键词:
硼替佐米;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多发性骨髓瘤;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姓名:
王科;苏梅芳;王萌;陈珍;许梦阳;刘丹兰;孙元利
作者机构:
438000 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科;苏梅芳;王萌;陈珍;许梦阳;刘丹兰;孙元利-.硼替佐米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其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22(12):846-847
A类:
B类:
硼替佐米,不同给药途径,多发性骨髓瘤,周围神经病变,MM,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中老年人,传统化,化疗治疗,完全缓解,CR,内患,病情进展,靶向治疗药物,可逆性,蛋白酶抑制剂,生存时间,后会,PN,手足麻木,研究资料,几率,皮下注射,静脉注射
AB值:
0.2435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