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新型智能通气模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呼吸力学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智能通气模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临床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84例ARDS患者根据简单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新型智能通气模式(智能触发+自适应分钟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通气模式(同步间歇指令+压力支持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相关指标、呼吸力学指标及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通气时间、人工操作次数、呼吸机报警次数、机械能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通气后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肺静态顺应性较通气前上升,气道峰值、气道闭合压较通气前下降(P<0.05);观察组通气后呼吸频率、肺静态顺应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钟通气量、气道峰值、气道闭合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通气后pH值与通气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通气后PaO2高于通气前,PaCO2低于通气前(P<0.05);观察组通气后pH值、Pa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气后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智能通气模式用于ARDS治疗可缩短通气时间,降低机械能,减少医护工作量,而且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呼吸力学指标,保护肺功能.
文献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新型智能通气模式;智能触发;自适应分钟通气;呼吸力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意乔;王爱萍;纪侠;安莹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科,北京1007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意乔;王爱萍;纪侠;安莹-.新型智能通气模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呼吸力学的影响)[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22(01):117-121
A类:
新型智能通气模式,智能触发,自适应分钟通气
B类: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统通,压力支持通气,机械通气,呼吸力学指标,血气指标,通气时间,人工操作,操作次数,呼吸机,机械能,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肺静态顺应性,气道,PaO2,PaCO2,护肺,肺功能
AB值:
0.12777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