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风险管理的镉砷污染稻田修复治理案例分析
文献摘要:
基于稻米镉砷污染风险,构建了农田重金属污染风险分级体系,并依据土壤污染特征建立了石灰、土壤调理剂、镉砷同步钝化剂为主体的修复技术体系,在祁阳市肖家镇和白水镇504 hm2典型重金属污染稻田进行修复治理示范.结果表明:4个基于稻米镉砷污染风险分级的分区治理模式在6个项目村修复效果明显.经过2 a的实施,石灰+镉钝化剂、石灰+镉砷同步钝化剂的技术模式皆显著提升了土壤pH值,降低了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和稻米镉含量,显著提升了稻米镉达标率,土壤pH值增加了0.76~1.31,土壤有效态镉含量下降了18.18%~21.43%,稻米镉含量下降了31.03%~90.32%,稻米镉达标率增加了47.57~84.70个百分点;石灰+镉砷同步钝化剂的技术模式实施2 a后,对土壤有效态砷含量无显著变化,但稻米砷含量降低了22.22%~36.36%,稻米砷达标率达到了100%.结果还表明,针对大面积稻米镉砷超标区域,以优先降镉、协同控砷的策略可逐步实现污染农田安全利用,但应根据稻米镉砷超标风险程度和土壤镉砷污染特征进行技术优化.
文献关键词:
水稻;重金属;风险管理;镉;砷;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高嵩;易春丽;刘汇川;余泓;潘淑芳;谢运河
作者机构:
祁阳市农业农村局,湖南 永州 426100;湖南省农业对外经济合作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5;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与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1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嵩;易春丽;刘汇川;余泓;潘淑芳;谢运河-.基于风险管理的镉砷污染稻田修复治理案例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22(06):29-33
A类:
白水镇
B类:
基于风险,砷污染,稻田修复,修复治理,污染风险,农田重金属,重金属污染,风险分级,土壤污染,污染特征,石灰,土壤调理剂,钝化剂,修复技术,祁阳,hm2,分区治理,修复效果,技术模式,有效态镉,稻米镉含量,达标率,百分点,有效态砷,砷含量,含量降低,先降,降镉,安全利用,风险程度,技术优化,水稻
AB值:
0.3178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