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卫星融合降水资料的河北省暖季短时强降水分析
文献摘要: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1998—2018年6—9月0.1°×0.1°分辨率的逐小时卫星融合降水资料,分析河北省暖季短时强降水(1 h降水量≥20 mm)的空间分布、日变化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平均小时降水量、降水频次、降水强度、峰值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其中东部沿海降水量最大,太行山和燕山的迎风坡附近存在降水大值中心,此分布特征与地形高度的走向基本一致.河北省短时强降水过程存在明显日变化,短时强降水多发时间与降水量大值出现时间集中分布在15—21时,其中18—19时强降水发生频率高、强度大、范围广.强降水日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有两个:一是扰动风场对河北省西北山区和西南平原的惯性震荡动力辐合作用,二是扰动风场对南部水汽输送的增强作用.太行山东部的坡度结构、非地转风垂直切变以及山地—平原螺线管(MPS)环流日变化是太行山东麓强降水集中爆发的主要原因.
文献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地形;暖季;卫星融合
作者姓名:
李国翠;刘伟;邓德钰;李艳;房荣
作者机构:
石家庄市气象局,河北 石家庄05008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210044;呼伦贝尔市气象台,内蒙古 呼伦贝尔02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国翠;刘伟;邓德钰;李艳;房荣-.基于卫星融合降水资料的河北省暖季短时强降水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22(02):130-136
A类:
B类:
卫星融合,降水资料,暖季,短时强降水,国家气象中心,日变化特征,降水过程,小时降水量,降水频次,降水强度,南向,中东部,东部沿海,燕山,迎风坡,地形高度,发生频率,降水日变化,风场,北山区,南平,震荡,辐合,水汽输送,强作用,地转风,切变,螺线管,MPS,环流,太行山东麓,水集
AB值:
0.30708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