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边界效应下居民跨珠海-澳门边界活动特征与机制分析
文献摘要:
作为跨行政等级主体的澳门,与大湾区其他城市之间存在制度与地理双重边界,跨珠海-澳门(珠澳)边界活动更具复杂性.以珠海拱北口岸的跨边界大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身份属性将其分为内地访澳旅客、内地通勤劳工、来陆娱购澳人以及在陆居住澳人四大类.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采用时空路径和2-模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探究在边界效应作用下居民跨边界活动的时空特征及社会交往特征,并对跨边界活动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边界效应下大湾区居民跨珠澳边界活动空间的交互性不足,个人活动主要集中在局部空间.在局部空间下,内地访澳旅客与来陆娱购澳人跨边界活动内容和交往对象单一,活动交往以工具性联系为主,缺乏信息与感情的传递;内地通勤劳工跨边界交往对象多样化,社会网络密度较大,但社会网络往往是由"强关系"创造的人情网,社会文化边界仍有待消融;在陆居住澳人跨边界社会网络密度以及联系多样性较大,具有良好的社会交互预期.居民的跨珠澳边界活动受到一国两制与通行制度制约、异质文化与梯度经济吸引以及社会心理与差异性政策调节的共同作用.
文献关键词:
边界;活动;时空路径;社会网络;澳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郑晴晴;周素红;文萍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510275;广东省公共安全与灾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51027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郑晴晴;周素红;文萍-.边界效应下居民跨珠海-澳门边界活动特征与机制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22(03):662-672
A类:
B类:
边界效应,珠海,澳门,门边,活动特征,特征与机制,机制分析,跨行,行政等级,大湾区,拱北,北口,口岸,身份属性,旅客,通勤,勤劳,劳工,深度访谈,时空路径,社会网络分析,效应作用,时空特征,社会交往,交往特征,活动空间,交互性,活动内容,工具性,乏信息,感情,网络密度,强关系,人情,情网,文化边界,社会交互,一国两制,异质文化,引以,社会心理
AB值:
0.46360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