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虚拟现实的下肢机器人多任务步态训练平台在早期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基于虚拟现实的下肢机器人多任务步态训练平台在早期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下肢机器人训练,改良组采用融入虚拟现实技术、眼动/平衡训练技术、非侵入神经调控技术、可穿戴设备、远程诊疗的下肢机器人.两组干预9周,观察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Holden步行功能分级.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FMA评分、BBS评分、MBI指数评定,9周后两组在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改良组在FMA评分、BBS评分、MBI指数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方面,9周后两组在Holden分级上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改良组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虚拟现实的下肢机器人多任务步态训练平台,能够实现视听多感官、多通道刺激和训练,通过眼球运动捕捉建立自适应算法;并在传统下肢机器人的步态参数采集基础上,融入表面肌电系统和近红外光脑成像系统的肌电参数、血红蛋白浓度变化,进行多指标的同步监测,最终实现具有自适应功能、可调整、优化、可更新训练方案的智能技术,提高干预疗效.
文献关键词:
虚拟现实;下肢机器人;多任务;可穿戴设备;眼动仪
作者姓名:
马良飞;何蓬莉;曾西西;王蕊;尹翎
作者机构: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医院康复医学科 成都 610081
引用格式:
[1]马良飞;何蓬莉;曾西西;王蕊;尹翎-.基于虚拟现实的下肢机器人多任务步态训练平台在早期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22(05):495-499,505
A类:
B类:
下肢机器人,多任务,步态训练,训练平台,偏瘫患者,脑卒中患者,虚拟现实技术,平衡训练,入神,神经调控技术,可穿戴设备,远程诊疗,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表,assessment,FMA,Berg,balance,scale,BBS,Barthel,modified,MBI,Holden,步行功能,功能分级,视听,多感官,多通道,过眼,眼球运动,运动捕捉,自适应算法,步态参数,参数采集,表面肌电,近红外光,光脑,脑成像,成像系统,电参数,血红蛋白浓度,浓度变化,多指标,同步监测,适应功能,新训,训练方案,高干,干预疗效,眼动仪
AB值:
0.3476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