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静脉自控应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的影响和不良反应评估,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进行择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患者60例.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ombined spinal anesthesia,CSEA).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2组患者均在术毕予以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A组:酮咯酸氨丁三醇3 mg/kg+芬太尼0.015 mg/kg+阿扎司琼6 mg;B组:芬太尼0.015 mg/kg+阿扎司琼6 mg.2组均加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 ml,泵速2 ml/h,锁时20 min自控追加2 ml,术后48 h撤泵.观察(1)对静脉自控镇痛启动(T0)、1 h(T1)、6 h(T2)、12 h(T3)、24 h(T4)、36 h(T5)、48 h(T6)各时间点疼痛强度进行视觉模拟(VAS)评分;(2)术前1 d(D0),术后1 d(D1)、3 d(D2)血清CRP、IL-6的浓度;(3)恶心、呕吐、头晕、尿潴留不良反应.结果 2组组内患者T1~T6时VAS评分均低于T0(P<0.05).T0时刻,2组各时间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6时刻,酮咯酸氨丁三醇组中各时间点评分均低于芬太尼组(P<0.05);2组血清CRP、IL-6在D2、D3时间点较D1明显增高(P<0.05),A组增高的幅度明显低于B组(P<0.05);A组主观疼痛感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头晕、恶心、呕吐、尿潴留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酮咯酸氨丁三醇静脉自控用于肛门部手术后镇痛及炎症的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发生头晕、恶心、呕吐、尿潴留不良反应少.
文献关键词:
静脉自控镇痛;酮咯酸氨丁三醇;术后;疼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明;袁娟;张珏;曹亮
作者机构:
215101 江苏省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215101 江苏省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明;袁娟;张珏;曹亮-.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22(03):358-361
A类:
B类:
酮咯酸氨丁三醇,混合痔外剥内扎术,静脉自控镇痛,临床观察,术后镇痛效果,择期,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腰硬联合阻滞,阻滞麻醉,combined,spinal,anesthesia,CSEA,patient,controlled,intravenous,analgesia,PCIA,kg+,芬太尼,阿扎司琼,氯化钠溶液,ml,追加,T0,T4,T5,T6,疼痛强度,视觉模拟,VAS,D0,D1,D2,恶心,头晕,尿潴留,组组,内患,点评,D3,疼痛感,组头,总发生率,肛门,手术后,发生头
AB值:
0.2394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