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再生骨料混凝土毛细管负压和界面过渡区研究
文献摘要:
研究了再生骨料对混凝土毛细管负压力和界面过渡区(ITZ)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再生骨料对混凝土早期开裂风险和界面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石子混凝土(NSC)和再生砂浆骨料混凝土(RMC)的毛细管负压力曲线相似,骨料在水泥水化过程中无明显吸释水;与干燥再生砖块骨料混凝土(D-RBC)相比,饱水再生砖块骨料混凝土(S-RBC)的毛细管负压增大,毛细管负压力变化平缓,水泥水化充分,开裂时间推迟;D-RBC的ITZ硬度和弹性模量比S-RBC略有下降,在实际配制再生砖块骨料混凝土时,可对砖块进行饱水处理,其早期开裂风险最低,且力学性能降低不明显.
文献关键词:
再生骨料;平衡含水率;毛细管负压;纳米压痕;界面过渡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晓光;王攀奇;张郁;郭志忠;曹永杰
作者机构: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1;陕西建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8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晓光;王攀奇;张郁;郭志忠;曹永杰-.再生骨料混凝土毛细管负压和界面过渡区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22(06):572-576
A类:
毛细管负压
B类:
再生骨料混凝土,界面过渡区,ITZ,早期开裂,开裂风险,界面微观形貌,石子,NSC,再生砂浆,RMC,压力曲线,曲线相似,水泥水化,水化过程,再生砖,砖块,RBC,饱水,压力变化,推迟,弹性模量比,平衡含水率,纳米压痕
AB值:
0.2454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