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多模态影像技术在脑泡状棘球蚴病中的诊断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多模态影像技术在脑泡状棘球蚴病(cerebral alveolar echinococcosis,CA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例诊断为CAE患者行头颅CT平扫、常规头颅MRI、DWI、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以及三维动脉自旋标记(three dimensional-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对比分析常规CT、MRI平扫对病灶数量、大小、水肿体积及水肿指数,囊泡及钙化检出率,以及MRI序列(DWI、DKI、3D-ASL)对病灶实质区、边缘区、水肿区的诊断价值.结果 常规MRI检查对CAE患者病灶的检出率优于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T2WI对囊泡的检出率优于CT(P<0.001).MRI对水肿体积及水肿指数的显示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AE病灶边缘区ADC及平均扩散系数(MD)值低于实质区、水肿区和正常区(P<0.01);CAE病灶边缘区的平均峰度(MK)、各向异性(FA)、脑血流量(CBF)值高于实质区、水肿区和正常区(P<0.001).结论 CT联合常规MRI、DWI、DKI、3D-ASL等多模态影像技术,可以提高CAE病灶数量及钙化、囊泡的检出率,并在分子水平分析CAE病灶的边缘和水肿带的生物学特征、血脑屏障的破坏及新生血管的形成情况,为临床手术和切除病灶提供依据.
文献关键词:
泡状棘球蚴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扩散峰度成像;动脉自旋标记
作者姓名:
李双鑫;鲍海华;李伟霞;王晓平;赵国颖
作者机构: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影像中心 青海 西宁 810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双鑫;鲍海华;李伟霞;王晓平;赵国颖-.多模态影像技术在脑泡状棘球蚴病中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2(03):370-374
A类:
B类:
多模态影像技术,脑泡,泡状棘球蚴病,诊断价值,cerebral,alveolar,echinococcosis,CAE,行头,头颅,平扫,DWI,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kurtosis,imaging,DKI,三维动脉自旋标记,three,dimensional,arterial,spin,labeling,ASL,病灶数量,囊泡,钙化,边缘区,T2WI,ADC,平均扩散系数,MD,平均峰度,MK,各向异性,FA,脑血流量,CBF,分子水平,水平分析,水肿带,生物学特征,血脑屏障,新生血管,除病,体层摄影术,线计算,磁共振成像
AB值:
0.3126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