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危险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发生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的危险因素,为早期诊断和预防该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慢阻肺合并ABPA患者36例作为病例组,按1:2选取同时段入院、性别相同、年龄差不超过5岁的COPD未合并ABPA患者72例纳入对照组.对两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职业、基础疾病、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纵隔淋巴结肿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两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肺功能34例(94%)为III~IV级,两组肺功能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住院时长、有创操作、近1年内因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住院≥2次、重症监护室(ICU)治疗、用两种及以上抗生素与COPD发生ABPA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U治疗、有创操作、近1年内因AECOPD住院≥2次是COPD发生ABP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 ICU治疗、有创操作、近1年内因AECOPD入院≥2次是COPD发生ABPA的主要危险因素,应提高警惕,以便早期诊断和预防ABPA的发生.
文献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林蕾;王红民
作者机构:
450000 河南 郑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林蕾;王红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22(03):331-335
A类:
B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发生,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病危,危险因素分析,ABPA,郑州大学,年龄差,回顾性研究,基础疾病,纵隔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肺功能,III,IV,功能比较,住院时长,有创操作,内因,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重症监护室,ICU,提高警惕,慢性阻塞性肺病
AB值:
0.18031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