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警模型构建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警模型.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7月 ~2021年6月钦州市中医医院153例行ERCP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统计ERCP术后胆道感染发生率,分析ERCP术后发生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53例患者术后并发胆道感染18例,发生率为11.76%.18例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共分离出20株病原菌,包括革兰氏阴性菌16株(占80.00%),革兰氏阳性菌4株(占20.00%).糖尿病(x1)、结石直径(x2)、胆道梗阻位置(x3)和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x4)是造成ERCP术后胆道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胆汁引流充分(x5)则是保护因素(P<0.05).最终logistic回归预警模型为Logit(P)=2.216x1+2.219x2+3.343x3+1.659x4-2.361x5-2.668.模型预测术后胆道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0.结论 ERCP术后胆道感染风险较高,革兰氏阴性菌是主要病原菌.糖尿病、胆道梗阻位置、Oddi括约肌功能以及胆汁引流不充分均与ERCP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有关,建立logistic预警模型有助于早期预测胆道感染风险.
文献关键词:
胆道感染;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病原菌;危险因素;预警模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梁秋明;黄洁玲;包宏洁;龙晓玲
作者机构:
535000 钦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梁秋明;黄洁玲;包宏洁;龙晓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警模型构建)[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04):291-294
A类:
216x1+2,219x2+3,343x3+1,659x4,361x5
B类: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胆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预警模型,ERCP,回顾分析,钦州市,中医医院,胆总管结石患者,感染发生率,术后并发,感染患者,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结石直径,胆道梗阻,Oddi,括约肌功能,胆汁引流,保护因素,logistic,Logit,感染风险,主要病原菌,早期预测
AB值:
0.1387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