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运动训练强度对不完全性SCI患者痉挛程度和BDNF浓度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运动强度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患者下肢痉挛程度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60例不完全性SCI患者,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各20例.A组为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B组为低运动强度训练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仪对下肢进行低强度运动训练;C组为高运动强度训练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仪对下肢进行高强度运动训练.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痉挛程度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分法(MAS)和改良Tardieu量表(MTS)进行评定.采用Elisa法检测对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BDNF浓度进行分析.并对运动训练强度、痉挛改善程度与血清BDNF浓度增长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B、C3组患者AMS和MTS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后C组患者AMS和MTS明显低于A组(P<0.05).治疗后,B、C组血清BDNF浓度较治疗前增加(P<0.05);C组较A组和B组血清BDNF浓度明显增高(P<0.05).MAS和MTS降低等级数与血清BDNF浓度增长率之间均存在正相关性.结论:运动训练,尤其是高强度运动训练,有助于改善不完全性SCI患者下肢的痉挛状态,增加血清中BDNF的含量,且运动训练强度、痉挛改善程度与血清BDNF含量增长率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文献关键词:
脊髓损伤;痉挛状态;运动训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作者姓名:
张佳丽;索吕;李向哲;殷嘉俊;吴勤峰;王红星;王彤
作者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南京210029;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江苏无锡21415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科技城医院,江苏苏州215153;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中心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51;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南京210000;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210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佳丽;索吕;李向哲;殷嘉俊;吴勤峰;王红星;王彤-.不同运动训练强度对不完全性SCI患者痉挛程度和BDNF浓度的影响)[J].中国康复,2022(02):80-84
A类:
B类:
运动训练,训练强度,SCI,痉挛程度,BDNF,运动强度,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下肢痉挛,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3,常规康复治疗,强度训练,训练组,MOTOmed,低强度,高强度运动,Ashworth,痉挛评分,评分法,MAS,Tardieu,MTS,Elisa,度增长,AMS,低等级,痉挛状态,加血
AB值:
0.2318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