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贵州威宁一次雹暴过程的雷达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
文献摘要:
为系统了解中国西南复杂地形区域雹暴的动力及微物理特征,聚焦贵州威宁,主要利用多普勒双偏振雷达对该地区发生的典型雹暴进行观测,并通过三维对流云模式对雹暴进行数值模拟.观测中,在对雷达观测资料进行质量控制的基础上,通过模糊逻辑的算法识别雹暴系统中的水成物粒子;数值模拟中,利用模式对雹暴的动力与微物理过程进行模拟,并对雹暴的人工消雹潜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高原小槽东移及高低空急流的配合导致研究区域内产生雹暴;(2)雹暴的发展期及成熟期是冰雹形成的关键时段,雹暴系统中冰雹主要是低密度霰粒子及高密度霰粒子在过冷的环境下,与过冷水及其他水成物粒子相互作用后形成的;(3)利用三维对流云模式可以较好地再现雹暴的发展过程,模拟与观测结果基本一致,模拟也证实霰粒子与过冷液滴相互作用对于冰雹的形成至关重要;研究对于中国西南复杂地形区域雹暴预警预报及人工消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文献关键词: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强对流天气过程;观测与数值模拟;雹暴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昱;尹志聪;周筠珺
作者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22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44;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2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昱;尹志聪;周筠珺-.贵州威宁一次雹暴过程的雷达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J].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2(02):177-185
A类:
过冷液滴,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B类:
威宁,雹暴,雷达观测,观测与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研究,中国西南,复杂地形区,微物理特征,双偏振雷达,对流云,云模式,观测资料,模糊逻辑,算法识别,水成物粒子,利用模式,微物理过程,东移,高低空急流,发展期,成熟期,冰雹,霰粒子,过冷水,预警预报,强对流天气过程
AB值:
0.2381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