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皮肤病验案4则
文献摘要:
六味地黄丸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萸肉、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组成,是滋补肾阴的名方,原方用于小儿发育五迟(发迟、立迟、语迟、行迟与齿迟)的治疗,后世将其适用范围不断扩大至内、外、妇科.皮肤病虽发于外,但其病因可归于体内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及脏腑功能失调[1].魏跃钢教授认为皮肤病多为慢性顽固性疾病,虽病因不尽相同,或脾失健运,或湿热浸淫,或肝肾亏虚,但诸证演变,终易耗伤肾阴,故常选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肾阴亏虚为主的皮肤疾患,效果显著,现择验案4则介绍如下.
文献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皮肤病;肾阴虚;异病同治;验案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曹茜菀
作者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曹茜菀-.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皮肤病验案4则)[J].江苏中医药,2022(08):64-66
A类:
B类:
六味地黄丸,黄丸加,加减治疗,皮肤病,验案,小儿药证直诀,熟地黄,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滋补肾阴,名方,五迟,后世,妇科,发于,归于,气血阴阳,脏腑功能失调,顽固性,脾失健运,湿热,热浸,浸淫,肝肾亏虚,易耗,伤肾,故常,肾阴亏虚,疾患,肾阴虚,异病同治
AB值:
0.38782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