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葛孝英访谈——一名核工业建设者的留苏及工作经历
文献摘要:
1 访谈背景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曾派出近万名大学生、研究生留学苏联.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列宁格勒建筑工程学院、基辅建筑工程学院等苏联高等院校,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建筑、土木、暖通、给排水诸方面的人才.这些人毕业回国之后,分配到教育部下属高校及各部委下属设计院,不但为国家建筑设计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培养了自己的人才.1960年,陈启邦、葛孝英夫妇毕业回国,被分配到我国原子弹试验基地——青海221厂,直接参与核工业厂房的一线设计;后来又转战四川"三线",继续从事核工业厂房的设计、施工.他们的这段经历,是我国核工业一代人经历的缩影;他们也以自己留苏所学的知识,回报了国家的培养.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萌
作者机构:
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美国)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萌-.葛孝英访谈——一名核工业建设者的留苏及工作经历)[J].新建筑,2022(02):41-45
A类:
B类:
核工业,工业建设,留苏,工作经历,
20,派出,近万名,留学,苏联,莫斯科,建筑工程,工程学院,列宁格勒,基辅,土木,暖通,给排水,诸方面,回国,配到,部下,下属,各部委,设计院,建筑设计,不可磨灭,夫妇,原子弹,试验基地,直接参与,工业厂房,转战,三线,这段,一代人,缩影,所学
AB值:
0.4683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