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沿淮地区秋季连阴雨综合指数构建及其变化特征
文献摘要:
基于安徽省沿淮地区10个国家气象站19602019年观测资料、灾情资料和7种地方连阴雨监测指标,在评估7种地方指标适用性的基础上,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法和线性趋势法,构建了沿淮地区秋季连阴雨综合指数,分析了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苏指标对沿淮地区连阴雨监测的适用性最好,连阴雨综合指数由连阴雨总日数、连阴雨总降水量线性组成,权重分别为0.8和0.2.按照综合指数,将连阴雨强度分成重度、中度、轻度3级,分级结果与灾情实况较吻合,重度连阴雨和中度连阴雨TS评分分别为100%、88.9%.秋季连阴雨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前期及近10年发生频率高、强度大,尤其是2016年和2017年的连阴雨,强度居历史前2位.沿淮地区连阴雨年数东部和西部的多于中部的,重度连阴雨阜南的最多,五河的最少.
文献关键词:
沿淮地区;秋季连阴雨;综合指数;时空特征
作者姓名:
朱公群;韩帮军;段春锋;欧娜音
作者机构:
淮南市气象局,安徽 淮南 232001;安徽省气候中心,安徽 合肥 230031;哈尔滨市气象局,哈尔滨 15002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公群;韩帮军;段春锋;欧娜音-.沿淮地区秋季连阴雨综合指数构建及其变化特征)[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01):96-102
A类:
B类:
沿淮地区,秋季连阴雨,指数构建,国家气象站,观测资料,灾情,种地,监测指标,综合指数法,线性趋势法,时空变化特征,日数,总降水量,雨强,实况,TS,发生频率,史前,年数,阜南,五河,时空特征
AB值:
0.2152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