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微束X射线荧光的铸轧7B05铝合金元素偏析研究
文献摘要:
材料内部微观尺度上成分、组织结构控制精度低、波动大是制约高铁铝合金国产化进程的重要原因,因此从微观尺度上研究大尺寸铝合金成分均匀性至关重要.鉴于目前研究铝合金偏析的区域通常较小且不连续,定量统计方法过于简单.使用微区分辨率较高的微束X荧光与原位定量统计分布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点、线、面、频度分布等方面对成分分布数据进行解析,研究了较大尺寸范围内铝合金成分偏析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铸轧7B05铝合金截面中心层存在接近2 mm的偏析带,Al,Cr,Ti和Zr元素为正偏析元素,中心层含量比上下表面高,Cu,Fe和Zn元素为负偏析元素,中心层含量比上下层含量低;各元素含量分布的统计偏析程度整体较小,分布最均匀的为Al元素,统计偏析度最小为0.01%,Ti和Fe元素分布较不均匀,统计偏析度分别为0.81% 和0.6%;Fe元素与M n元素在面分布中出现较明显的点状偏析,这是由于铝合金铸造过程中经显微偏析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在后续的热轧成型中破裂成多个连续排列的第二相所致.使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对该方法所得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30 mm×6 mm尺寸范围内所测元素面分布与线分布结果与荧光结果趋势完全一致.综上所述,使用微束X荧光结合原位统计的方法,对铸轧7B05铝合金点、线、面、频度分布及偏析程度的计算,可提供大量分析数据,对于量化研究大尺寸范围内轧板截面组织、性能的波动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关键词:
X射线荧光;原位统计分析;铸轧铝合金;显微偏析;正偏析;负偏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韩冰;孙丹丹;万卫浩;王辉;董彩常;赵雷;王海舟
作者机构:
钢铁研究总院,北京 100081;青岛纳克检测防护技术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金属材料表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韩冰;孙丹丹;万卫浩;王辉;董彩常;赵雷;王海舟-.基于微束X射线荧光的铸轧7B05铝合金元素偏析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22(05):1413-1419
A类:
原位定量统计分布,原位统计分析,铸轧铝合金
B类:
7B05,合金元素,元素偏析,微观尺度,上成,结构控制,控制精度,金国,国产化进程,大尺寸,合金成分,成分均匀性,统计方法,微区,技术相结合,频度,成分分布,成分偏析,偏析带,Ti,Zr,正偏析,下表面,负偏析,元素含量分布,元素分布,点状,铝合金铸造,铸造过程,显微偏析,金属间化合物,热轧,裂成,第二相,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得数,素面,完全一致,综上所述,量化研究,轧板
AB值:
0.3093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