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经导管瓣中瓣流体动力学PIV实验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瓣中瓣"技术——经导管瓣中瓣对治疗"二次瓣膜病变"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以人体真实血流流量波形为基准,构建体外循环流动系统,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人工心脏瓣膜下游血管内流场进行重构,在获取运动学信息的基础上引入时间平均壁面剪切应力、震荡剪切指数、相对停留时间等动力学参数,对经导管瓣中瓣以及经导管瓣膜的性能进行评估.结果 分析心脏收缩早期、收缩峰值期、收缩晚期以及舒张早期四个特征状态,在流量较大时,经导管瓣中瓣会因诱发返流而导致一定程度的流动不稳定,但其性能总体上与经导管瓣膜相同,可在宽流量范围内正常使用.结论 本文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瓣膜下游流场动力学参数瓣膜性能体外评估体系,可对新型经导管瓣中瓣结构的适用性提供实验依据.
文献关键词: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体外循环系统;经导管瓣中瓣;流体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丽;万辰杰;王硕;李崇崇;柯林楠;王春仁
作者机构: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医疗器械检定所,北京 1026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丽;万辰杰;王硕;李崇崇;柯林楠;王春仁-.经导管瓣中瓣流体动力学PIV实验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22(05):45-50,55
A类:
经导管瓣中瓣,体外循环系统
B类:
流体动力学,PIV,瓣膜病变,流流,流量波,循环流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人工心脏瓣膜,内流场,运动学信息,时间平均,壁面剪切应力,震荡,停留时间,动力学参数,征状,流动不稳定,膜性能,体外评估
AB值:
0.18543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