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大地震震前热异常提取方法的对比研究——以2014年MW6.9于田地震为例
文献摘要:
地震震前热参数异常提取方法的可靠性对于地震震前热参数异常变化研究至关重要.文中以2014年2月12日于田MW6.9地震为典型震例,以2008年汶川MW7.9地震为验证震例,对目前研究中广泛使用的2种异常提取方法:ZS(Z-score)法和RST(Robust satellite technology)法在实际震例中的提取效果、对异常变化的敏感程度、对背景信息的抑制能力和对地震信息的指示性4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定性和定量化评估.于田地震震前,地表温度和长波辐射出现了多次间歇性突发异常,随着地震的邻近,异常出现的频次增加,异常空间分布逐渐向断裂带周围集中,最大异常变化出现在地震前一个月.2种方法提取结果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异常变化出现的频率和幅度上,R S T法得到的异常频次和幅度都高于ZS法.为探究造成差异的原因,我们进一步结合地震前后2个地震平静年的数据,对2种方法进行了定量化评估,结果表明:1)ZS法和RST法对于微弱异常变化都具有一定的敏感性;2)ZS法相较于RST法对于其他因素引起的热参数异常变化的抑制作用更强;3)针对地表温度数据,ZS法的提取结果对地震震中的指示性略优于RST法,而RST法对于长波辐射数据的效果则更好;ZS法的归一化距离指数最大值出现的时段距离发震时段更近;4)汶川地震的定量化对比结果与于田地震略有不同,这可能是受到研究区地物类型分布的影响.综合上述研究成果,我们认为ZS法是更为简便有效的地震热参数异常提取方法.针对震前热参数异常提取方法的对比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提高地震热参数异常提取的可靠性.
文献关键词:
于田MW6.9地震;震前热异常;ZS法;RST法;定性与定量对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玮莹;单新建;屈春燕;李新艳
作者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银川 750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玮莹;单新建;屈春燕;李新艳-.大地震震前热异常提取方法的对比研究——以2014年MW6.9于田地震为例)[J].地震地质,2022(06):1503-1520
A类:
震前热异常
B类:
大地震,震震,异常提取,MW6,于田地震,热参数,参数异常,异常变化,变化研究,震例,MW7,ZS,score,RST,Robust,satellite,technology,提取效果,敏感程度,背景信息,抑制能力,地震信息,指示性,定性和定量,定量化评估,地表温度,长波,间歇性,着地,断裂带,大异,一个月,常频,平静,微弱,弱异常,素引,温度数据,震中,段距离,汶川地震,略有不同,地物类型,不同方法,高地震,定性与定量对比
AB值:
0.2790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