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离子探针U-Pb体系研究识别阿波罗11号月壤及新发现
文献摘要:
本文报道对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物馆珍藏的一件阿波罗月壤样品(E21)进行的玄武岩岩屑定年工作.受限于岩屑大小,不能采用前人对阿波罗样品中大岩屑构建常规Pb-Pb等时线来定年的方法,我们采取了以单个含锆矿物(斜锆石、钙钛锆石和静海石)颗粒来限定玄武岩岩屑年龄的技术方案.首先通过μ-XRF的X射线的穿透性来遴选出具有含锆矿物的岩屑,再制作树脂样品靶后精细抛光,在扫描电镜下利用Zr元素的x-射线面分布图来定位暴露到表面的含锆矿物,再以离子探针3μm小束斑加Pb信号多接收的分析技术来获得Pb同位素组成以计算年龄.共识别出4个年龄组分的岩屑,分别为3570±14Ma、3700±8Ma、3850±5Ma和3900±12Ma.其中前三个年龄与前人报道的阿波罗11号月壤中玄武岩年龄分布一致,是判定该样品为阿波罗11号月壤样品的重要证据.~3900Ma岩屑为新发现组分,据长石成分An=93,辉石Mg#~79判别为苏长岩.此外,根据主矿物Pb同位素分析,绝大多数玄武岩岩屑落在~3570Ma的Pb-Pb等时线上,指示该期次玄武岩为阿波罗11号采样区域最主要火山活动事件,这对于撞击坑统计定年曲线上的年龄选择给出了依据.
文献关键词:
月壤;阿波罗11号;离子探针;U-Pb体系;镁质岩套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秋立;刘宇;李金华;陈意;李献华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院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秋立;刘宇;李金华;陈意;李献华-.离子探针U-Pb体系研究识别阿波罗11号月壤及新发现)[J].岩石学报,2022(06):1804-1810
A类:
阿波罗样品,14Ma,12Ma,3900Ma,3570Ma,镁质岩套
B类:
离子探针,Pb,新发现,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珍藏,月壤样品,E21,玄武岩,岩屑,定年,受限于,大岩,等时线,斜锆石,钙钛锆石,静海,海石,XRF,穿透性,遴选出,抛光,下利,Zr,线面,分布图,再以,同位素组成,年龄组,8Ma,5Ma,年龄分布,长石,An,辉石,Mg#,同位素分析,期次,采样区域,火山活动,撞击坑
AB值:
0.31468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