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观测系统炮道密度退化对河道砂体和断层识别能力的影响——以GSM高密度三维观测系统在川中沙溪庙组勘探为例
文献摘要:
为了分析观测系统炮道密度退化对目的层成像的影响,在保持偏移距和方位角分布规律前提下,对中国西部GSM地区高密度三维地震观测系统采用抽稀炮排、道距和炮距的方式使炮道密度退化,得到相同面元大小不同炮道密度A、B、C和D四套观测系统,对抽稀的资料进行分别处理,基于河道砂体叠置模式正演基础上,通过沿层提取相干和均方根等属性切片对川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河道砂体刻画和断层断距识别能力上进行实验对比,以指导后期针对该目的层的采集工程技术设计.通过分析得到以下认识:①针对大中型河道,观测系统A、B、C和D与高密度识别能力相当.②针对小型河道,观测系统A、B、C平面上能识别一部分小型河道,且随着炮道密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剖面河道亮点减弱,观测系统D在剖面上无法识别河道亮点.③高密度观测系统断层平面展布最为清晰,观测系统A、B、C和D断层平面展布大的地质规律与高密度数据相当,但细节上存在一定损失.④当川中沙溪庙组河道宽度约为55 m,断层断距约为6 m,薄砂体厚度约为6 m时,可采用高密度观测系统;当其河道宽度大于74 m,断层断距大于12,薄砂体厚度大于10 m时,可采用A、B、C观测系统.
文献关键词:
观测系统;高密度;面元大小;炮道密度;河道砂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修明;刘志刚;闫小伟;乔彦国;侯小平;王聪
作者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西南物探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8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修明;刘志刚;闫小伟;乔彦国;侯小平;王聪-.观测系统炮道密度退化对河道砂体和断层识别能力的影响——以GSM高密度三维观测系统在川中沙溪庙组勘探为例)[J].矿产与地质,2022(03):630-639
A类:
面元大小
B类:
炮道密度,河道砂体,断层识别,识别能力,GSM,高密度三维,三维观测系统,川中,中沙,沙溪庙组,勘探,偏移距,方位角,角分布,中国西部,三维地震,地震观测,抽稀,四套,别处,砂体叠置模式,正演,相干,中侏罗统,砂体刻画,断距,实验对比,技术设计,大中型,小型河道,展布,地质规律,河道宽度
AB值:
0.2608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