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南岭地区成白钨矿花岗岩的成因探究及成矿潜力
文献摘要:
对南岭地区成白钨矿花岗岩的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根据岩石学特征将它们分为两类:第一类花岗岩以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为主,属于钙碱性花岗岩系列,花岗岩分异能力较低;第二类花岗岩以黑云母花岗(斑)岩和二长(二云)花岗岩为主,多属于碱性花岗岩系列,花岗岩分异程度高.通过对花岗岩成因及源区特征分析表明,第一类花岗岩由地壳低成熟度碎屑岩和部分地幔物质相互作用形成,具有I型花岗岩特征,应属于同熔型花岗岩;而第二类花岗岩的源区成分主要为地壳富黏土泥质岩,与S型花岗岩特征相似,属于改造型花岗岩.虽然成白钨矿花岗岩的源区成分均以壳源物质为主,但其形成温度多高于S型花岗岩,且多与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相关,认为幔源岩浆的底侵或内侵是形成这些花岗岩的重要机制.另外,第一类花岗岩多形成于贫流体的环境,岩浆冷却和成矿作用时间可能较短,成矿过程较为简单.而第二类花岗岩形成于富流体环境,成矿作用时间较长,显示出高成矿能力的特点.
文献关键词:
白钨矿;成矿潜力;花岗岩成因;南岭地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珩清;蒋思杨;韦访;李活松
作者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广西南宁 530023;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广西南宁 53003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珩清;蒋思杨;韦访;李活松-.南岭地区成白钨矿花岗岩的成因探究及成矿潜力)[J].矿产与地质,2022(02):249-264
A类:
B类:
南岭地区,白钨矿,成因探究,成矿潜力,年代学,地球化学,岩石学特征,第一类,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钙碱性花岗岩,异能,第二类,花岗岩成因,源区特征,地壳,成熟度,碎屑岩,地幔,应属,黏土,土泥,泥质岩,壳源,形成温度,前寒武纪变质基底,源岩,岩浆,内侵,成矿作用,作用时间,成矿过程,较为简单
AB值:
0.2939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