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子宫内膜癌患者机器人腹腔镜术后淋巴囊肿发生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EC)患者机器人腹腔镜术后淋巴囊肿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相关预测模型,为术后预防淋巴囊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38例EC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行机器人腹腔镜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术后淋巴囊肿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 术后发生淋巴囊肿75例(淋巴囊肿组),未发生淋巴囊肿163例(非淋巴囊肿组),术后淋巴囊肿发生率为31.51%.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FIGO分期、引流方式、血清白蛋白水平、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化疗和(或)放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引流方式、血清白蛋白水平、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化疗和(或)放疗是术后发生淋巴囊肿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术后淋巴囊肿的预测模型为Logit(P)=-2.578+1.035X1+1.759X2-0.264X3+1.952X4+2.041X5+1.528X6.模型预测术后发生淋巴囊肿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1(95%C I:0.908~0.984),灵敏度为91.20%,特异度为87.40%.模型拟合优度检验显示,χ2=8.312(P>0.05).结论 FIGO分期、引流方式、血清白蛋白水平、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化疗和(或)放疗是EC患者机器人腹腔镜术后发生淋巴囊肿的独立影响因素,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可有效评估术后淋巴囊肿的风险.
文献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机器人手术;腹腔镜手术;淋巴囊肿;危险因素;预测模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蒋枝伶;施贵宁;高小清;曾萍萍
作者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广西 南宁530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蒋枝伶;施贵宁;高小清;曾萍萍-.子宫内膜癌患者机器人腹腔镜术后淋巴囊肿发生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J].西部医学,2022(09):1342-1346
A类:
578+1,035X1+1,759X2,264X3+1,952X4+2,041X5+1,528X6
B类:
子宫内膜癌患者,机器人腹腔镜,腹腔镜术后,淋巴囊肿,危险因素分析,EC,我院,FIGO,引流方式,血清白蛋白水平,淋巴结清扫数目,引流量,术后化疗,放疗,多因素分析,独立影响因素,Logit,模型拟合,拟合优度检验,区分度,校准度,有效评估,机器人手术,腹腔镜手术
AB值:
0.1133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