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谣言传播的个体心理模型及其运演规则——G.W.奥尔波特、L.波斯特曼《谣言心理学》述评
文献摘要:
弗洛伊德将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动力归因于潜意识的冲动,而奥尔波特则侧重研究处于意识体验中的健康个人的行动倾向,这也昭示其理论的人本主义性质,即个体具有一个"内在的自我",它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结构,具有理性、能动性、选择性,不受环境或生理等其它因素的控制.文本试图构建人类群体中谣言传播的个体心理模型,揭示谣言传播的心理实质及其运行规律:一则模糊不清但含有语义要素的信息经过X轴向前运行,该段信息在被个体接收后,在自我意识层面以模糊性和重要性两个维度,进行一系列的转化并形成谣言信息.具体而言,信息模糊性是在个体意识层面感知、记忆和评述过程中产生,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完整性原则,人们会对模糊的信息进行加工,使之更加具有合理性,合乎现实逻辑和自我需求,并使得信息的模糊性变成确定性.信息重要性是指Y轴动力系统中,在个体精神层面动机与需求的力的牵引下,信息被个体按照自己的情感愿望加工;在潜意识本我层面,信息被个体自我按照快乐原则投射到意识之中,使得信息对个体而言变得更为"重要".以上过程,谣言生产的总体原则符合简化、强化和同化的歪曲模式.一方面,歪曲模式发生在自我对本我和超我的平衡点上(小我),内含潜意识向意识呈现、自我向超我及环境超越两大动力结构,推动"模糊性"向"确定性"转变;另一方面,歪曲模式同时发生在精神层(大我),行为动机和情感需求形成"重要性"驱动力.
文献关键词:
人本主义心理学;谣言心理;歪曲模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普元;余航远
作者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乌鲁木齐83001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普元;余航远-.谣言传播的个体心理模型及其运演规则——G.W.奥尔波特、L.波斯特曼《谣言心理学》述评)[J].甘肃理论学刊,2022(01):112-120
A类:
奥尔波特,谣言心理,情感愿望,歪曲模式
B类:
谣言传播,个体心理,心理模型,波斯特,斯特曼,弗洛伊德,归因于,潜意识,冲动,人的行动,昭示,主义性,心理结构,类群,运行规律,一则,模糊不清,该段,自我意识,模糊性,个体意识,格式塔心理学,心理学的,合乎,现实逻辑,动力系统,个体精神,精神层面,照自,本我,快乐,投射,射到,上过,超我,平衡点,小我,动力结构,大我,行为动机,情感需求,人本主义心理学
AB值:
0.31046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