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25羟维生素D、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2016年3月~2019年10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576例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MACE组78例和非MACE组498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入院临床特征、血清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MACE组年龄>60岁、合并高血压、KillipⅢ和Ⅳ级比率及入院时总胆红素(TBiL)、血肌酐(Scr)、尿酸(UA)、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水平、NLR、心肌肌钙蛋白I(cTnI)、Gensini评分均高于非MACE组(P<0.05),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25(OH)D均低于非MACE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MPV、NLR、Killip分级Ⅲ和Ⅳ级是A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25(OH)D是其保护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PDW、MPV、NLR、25(OH)D预测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为0.766、0.793、0.717、0.658.结论 PDW、MPV、NLR是A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25(OH)D是其保护因素,四者均可预测AMI患者院内发生MACE,其中以MPV、PDW的预测价值较高.
文献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25羟维生素D;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心血管事件
作者姓名:
周妮华;董卓;蒋雅楠;吴巍
作者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院区心内科,哈尔滨 150070
引用格式:
[1]周妮华;董卓;蒋雅楠;吴巍-.25羟维生素D、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22(02):194-198,227
A类:
B类: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参数,急性心肌梗死,短期预后,预测价值,NLR,AMI,住院期间,预后不良,月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血清指标,logistic,合并高血压,Killip,入院时,总胆红素,TBiL,血肌酐,Scr,尿酸,UA,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心肌肌钙蛋白,cTnI,Gensini,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保护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AB值:
0.1923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