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曝光模式下负重位双下肢全长DR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在预设相同管电压的条件下,选择自动曝光控制(AEC)或手动曝光控制(FIXED)模式曝光,分析负重位双下肢全长DR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差异,探讨双下肢全长DR的最佳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接受负重位双下肢全长DR的患者资料,其中44例采用AEC模式单因子kV控制技术摄影(A组);28例采用AEC模式双因子kV-mA控制技术摄影(B组);33例采用FIXED模式kV-mAs控制技术摄影(C组);比较3组的身高、年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剂量面积乘积(DAP)、基于信号的曝光指数(EI_s),以及图像质量.结果:3组患者的身高、年龄、体质量、BMI、图像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的DAP、EI_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的DAP均与BMI呈显著正相关(r=0.904,0.864,0.767;均P<0.05);A、B组的EI_s均与BMI呈显著正相关(r=0.841,0.841;均P<0.05),C组的EI_s与BMI呈显著负相关(r=-0.943,P<0.05).结论:采用X线球管位置固定法行负重位双下肢全长DR,选择FIXED或AEC模式曝光,均能获得清晰的下肢全长图像;AEC模式采用双因子kV-mA比单因子kV控制技术能明显降低辐射剂量,且FIXED模式比AEC模式更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按照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建议双下肢全长DR检查采用FIXED模式.
文献关键词:
曝光控制技术;双下肢全长;数字化X线摄影;图像质量;辐射剂量
作者姓名:
王军帅;刘征;姜娥先;王玉洁;魏华田;李基臣;李业芹
作者机构:
济宁医学院附属日照市中医医院,山东 日照276800;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卫生院,山东 淄博255100;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山东 济南250200
引用格式:
[1]王军帅;刘征;姜娥先;王玉洁;魏华田;李基臣;李业芹-.不同曝光模式下负重位双下肢全长DR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22(06):586-589,597
A类:
FIXED,曝光控制技术
B类:
曝光模式,负重位,双下肢全长,DR,图像质量,管电压,自动曝光控制,AEC,检查方法,单因子,kV,双因子,mAs,体质量指数,剂量面积乘积,DAP,EI,质量差异,球管,位置固定,低辐射剂量,辐射防护最优化
AB值:
0.16373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