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术中快速分子病理检测的脑胶质瘤手术策略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根据2021 版《WHO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WHO CNS5 )[1],成人弥漫性脑胶质瘤主要分为:星形细胞瘤,IDH突变型;少突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和1p/19q共缺失;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研究表明,最大程度的安全切除可以改善胶质瘤病人术后症状、生活质量、无进展生存期(PFS )和总生存期(OS)[2-3].目前,术中的主要干预技术一方面是针对肿瘤组织边界的研究,力求探明肿瘤组织浸润边界,以期做到肿瘤的全切,如术中导航、术中磁共振、术中荧光显影、术中超声等;另一方面是对脑功能区识别的研究,以避免术中对脑功能区的损伤,做到安全切除肿瘤,如神经电生理刺激、术中唤醒等.这些技术的单独应用或组合使用可提高胶质瘤病人的PFS和OS [4].分子病理在脑胶质瘤诊疗中的地位愈发重要.研究发现,手术切除程度对不同分子亚型的脑胶质瘤病人的预后影响并不相同.脑胶质瘤分子病理术中快速检测技术逐渐成熟,既往有多项研究对此进行了相关探索.本文重点探讨手术切除程度对不同分子亚型成人弥漫性脑胶质瘤预后的影响,总结脑胶质瘤术中快速分子病理检测的研究进展.
文献关键词:
脑胶质瘤;分子病理;切除范围;术中快速分子病理检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熊章;罗宸;吴帅;吴劲松
作者机构:
200040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熊章;罗宸;吴帅;吴劲松-.基于术中快速分子病理检测的脑胶质瘤手术策略研究进展)[J].临床外科杂志,2022(10):904-908
A类:
术中快速分子病理检测,成人弥漫性脑胶质瘤,少突胶质瘤
B类:
脑胶质瘤手术,手术策略,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肿瘤分类,CNS5,星形细胞瘤,IDH,突变型,异柠檬酸脱氢酶,1p,19q,胶质母细胞瘤,野生型,全切,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干预技术,肿瘤组织,组织边界,组织浸润,浸润边界,术中导航,荧光显影,术中超声,脑功能区,功能区识别,神经电生理,术中唤醒,高胶质,手术切除,切除程度,不同分子亚型,预后影响,并不相同,快速检测技术,相关探索,切除范围
AB值:
0.25806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