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高纬度林区干雷暴与雷击火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分析
文献摘要:
为进一步明确干雷暴天气过程中雷击火防范重点,采用2006—2015年大兴安岭山脉东北部高纬度林区闪电定位数据、逐小时降水量数据和雷击火数据,构建网格数据确定干雷暴阈值,采用ArcGIS对干雷暴和雷击火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研究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雷击火主要发生在5—7月,占2006—2015年雷击火总数量的86.2%,高频月份为7月.发生过雷击火区域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3.26%,雷击火高频区域为漠河县、呼中区和新林区,雷击火发生地域具有聚集性和重复性.干雷暴主要发生在7月.干雷暴高发区呈双带状分布,漠河县中东部、塔河县西南部、呼中区东北部、新林区和松岭区大部分为干雷暴的高发区域.干雷暴发生后48 h内为雷击火防范的重点时段;高频干雷暴相邻区域内,260~460 m的针叶林和草甸低山阳坡为雷击火防范的重点区域.
文献关键词:
林业气象;相关分析;干雷暴;雷击火;分布特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长明;陈亮;陆明明;韩盛涛;吕东波
作者机构:
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长明;陈亮;陆明明;韩盛涛;吕东波-.高纬度林区干雷暴与雷击火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分析)[J].广西林业科学,2022(04):520-526
A类:
高纬度林区,干雷暴,漠河县,林业气象
B类:
雷击火,时空分布特征,雷暴天气,天气过程,大兴安岭,山脉,东北部,闪电定位,定位数据,小时降水量,建网,网格数据,定干,ArcGIS,火区,总面积,呼中,中区,新林,发生地,聚集性,高发区,双带,县中,中东部,塔河县,西南部,松岭区,相邻区域,针叶林,草甸,山阳,阳坡,重点区域
AB值:
0.2300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