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生态产品价值视角下科普研学驱动机制研究——以广西自然保护地为例
文献摘要:
科普研学兼具生态功能和教育功能,是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一种重要形式.为探索科普研学发展的驱动机制,找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增长点,以广西自然保护地为例,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方法,建立科普研学"自然保护地建设水平-感知价值-科普研学公众参与行为"的SOR模型.结果表明,保护地自身特性是自然保护地建设除基础设施、服务水平、课程设计和安全保障外的另一重要因素.自然保护地建设水平主要通过影响参与者的感知价值进一步影响科普研学公众参与行为.其中,生态价值和体验价值的中介效应较强,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中介效应尚未充分发挥.科普研学应充分满足参与者的生态价值和体验价值感知,并以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感知上的不足为突破点,不断发展.
文献关键词:
科普研学;结构方程模型;自然保护地;感知价值;参与行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覃子蕴;回慧娴;林晟炫;黄丽芸;谢劲松
作者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02;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覃子蕴;回慧娴;林晟炫;黄丽芸;谢劲松-.生态产品价值视角下科普研学驱动机制研究——以广西自然保护地为例)[J].广西林业科学,2022(03):428-437
A类:
B类:
价值视角,科普研学,驱动机制,自然保护地,生态功能,教育功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增长点,感知价值,公众参与行为,SOR,课程设计,生态价值,体验价值,教育价值,社会价值感知,突破点
AB值:
0.1717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