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南宋诗悟观的三个维度
文献摘要:
宋代诗禅互动频繁,"以禅喻诗"更是成为南宋诗坛颇具代表性的诗学现象."悟"作为导向成佛的境界判定,其所具备的习得性、持有性与超越性在南宋时期被系统地引入诗学领域,从而形成以"遍参""妙悟"与"圆境"为要领的禅化诗悟观.遍参立足于诗歌创作的操作性,要求主体以经典所具备的活句为参照,通过对"句中眼"的把握来促成个人创作状态由迷向悟的转变."高识""正体"与"兴趣"是妙悟的基本内涵,三者的统一可以将与诗有关的体制法度因素内化为自性之所显,进而确保诗家"第一义"的不落.圆境则是妙悟之后诗歌超越悟执的一种理想状态,因其具有"韵味""镕融""流转"等属性而较难达成.总之,"遍参""妙悟"与"圆境"三者实为一体,代表了南宋诗悟观由浅入深、由隔历至融通的三个维度.
文献关键词:
遍参;妙悟;圆境;"以禅喻诗";南宋;诗悟观
作者姓名:
高文强;杨森旺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文强;杨森旺-.南宋诗悟观的三个维度)[J].长江学术,2022(02):45-53
A类:
诗悟观,以禅喻诗,圆境
B类:
宋诗,宋代,诗坛,颇具,诗学,成佛,习得,有性,超越性,南宋时期,遍参,妙悟,诗歌创作,个人创作,迷向,正体,基本内涵,制法,法度,自性,第一义,不落,韵味,总之,由浅入深
AB值:
0.3172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