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没有修持者的宗教仪式?瑞光寺塔里的11世纪初陀罗尼印本
文献摘要:
这篇论文探讨视觉图像在宗教仪式环境中的功用.从一开始就提出的更大的问题是这个:在可见度近乎为零、不存在观看的场域,图像做什么?在中世纪的中国,人们惯常将图画——绘画、木版画等,放在坟墓和地宫里.这种做法让人大惑不解.至少它有悖于我们现代人对图画功能的假定:图画是看的,那么将图画放在看不见的与世隔绝的密闭空间里的意义或目的是什么呢?有毫不费事的解释遁词,对这个谜的一种方便的解说是把制画视为积德的过程,由此最大限度地缩小了实际观看的问题.这,就如本人要证明的,是真假参半之词;它没有完全解释为什么所说的图画需要一个构图并排出一个图画程序.通常提出的另一个解答,是假定超自然的另外世界的神或灵是这些隐藏图画的预期观众.这个假定的问题同样没有解释为什么图画呈现它们所呈现的形式.不管怎么说,就如以下要证明的,图画被秘藏封存,其原因既超出积德假定,也超出灵界观众说.
文献关键词:
瑞光寺;陀罗尼印本;经咒;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
[1]
哲学、宗教(B)
作者姓名:
汪悦进;杨钧
作者机构:
美国哈佛大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汪悦进;杨钧-.没有修持者的宗教仪式?瑞光寺塔里的11世纪初陀罗尼印本)[J].美术大观,2022(02):30-39
A类:
修持者,瑞光寺,陀罗尼印本,遁词
B类:
宗教仪式,寺塔,塔里,视觉图像,功用,一开,可见度,近乎,做什么,中世纪,惯常,图画,绘画,木版画,坟墓,地宫,宫里,大惑不解,有悖于,现代人,假定,看不见,与世隔绝,密闭空间,毫不,不费,费事,解说,积德,真假参半,所说,构图,并排,解答,超自然,不管怎么,如以,秘藏,封存,灵界,经咒
AB值:
0.4136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